新能源汽车电池如何更安全?从几何E看汽车安全观

配置、油耗、空间,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向来是关注重点。但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事故频发,让消费者对新能源的安全性认可度始终不高,而这其中最令人担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自燃。

事实上,正如任何新事物的发展一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也在逐步提升。那么,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下,新能源汽车如何保障车辆安全性的呢?

安全测试的空白

底部碰撞防护应重视

新能源汽车的电气线路长度通常是燃油车的4-20倍,并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通常布局于车辆底部的位置,通过电器线路与车辆连接。这一切让新能源汽车的底部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权威调研数据显示,撞击低矮障碍物、底部路面剐蹭、托底障碍物是造成汽车底部伤害的主要因素。这类问题具有发生频率高,且容易被忽视等特点,长期累积的底部机械暗伤一旦突破临界点,就会伤及新能源汽车底部的电池包,极有可能引发自燃。

然而,目前行业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评价仍沿用传统汽车的评价标准,主要从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后面碰撞三个方向进行,这之中缺少针对新能源汽车底部碰撞的测试评价。

电动车底部抗碰撞标准发布

几何E成首个认证车型

针对这一现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21年底发布团体标准T/CSAE 244-2021《纯电动乘用车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及试验方法》,此标准成为全国首个衡量纯电动乘用车底部防护性能的标准。而底部碰撞防护测试标准的发布也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汽研作为标准牵头起草单位,其旗下重庆凯瑞质量检测认证中心是国内目前首个具有“纯电动乘用车底部碰撞防护”等级认证资质的权威机构。

3月24日,中国汽研针对几何品牌旗下电动车几何E进行官方测试。几何E成为行业内第一个通过纯电动乘用车底部防护认证的车型,获得《纯电动乘用车底部碰撞防护A级》001号证书。据悉,几何E通过电池包底部钢制护甲设计、机舱下护板设计等方式防御来自底部障碍物剐蹭和石子等的冲击,防止底部撞击造成的电池包壳体变形,展现了其优秀的底部防护能力。

安全一直是新能源汽车不能忽视的关键,燃油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化出各种主被动安全装置。新能源汽车要提高安全性能,同样需要针对高频事故形态,通过场景化的严苛试验去实践、检验产品安全性能。在首个底部碰撞防护标准公布的当下,几何E能够以出色的成绩通过认证,无疑体现了几何汽车对产品安全和用户安全的重视。

通过测试标准升级,才能促进行业技术升级,提升产品安全性。既然底部碰撞所引发的问题和故障多,会威胁人们的用车安全,这种事故形态就应该受到重视,纳入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测试评价中。作为首款通过纯电动乘用车底部碰撞防护A级认证的车型,几何E不仅展现了突出的底部防护能力,更是树立了新能源汽车底部碰撞防护的新风向。

由于新能源汽车底部碰撞发生频率高、易被忽视,底部碰撞防护能力的测试也将逐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测试评价规程,届时消费者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能。随着测试评价规程的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测试评价也会更全面,更符合实际生活中的用车场景,而且我们也会发现,在严苛标准之下,新能源汽车其实很安全。

注:车辆外观以实际发售车型为准


本文地址:http://www.suvqcw.com/chejie/4587.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SUV汽车网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074976040@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